假苏

【释名】

也称姜芥、荆芥、鼠萁。

【集解】

[颂说]假苏到处都有生长。叶子像落藜而且很细,初生的时候假苏有辛香味可以吃。[时珍说]荆芥原是野生,现在为世人所用的,大部分是栽培的。二月份播下种子,生长出的苗茎方叶细,为淡黄绿色。八月开小花,作穗状花房,花房像紫苏。花房里有细小的子,像葶苈子一样。其苗炒来吃,辛香可口,也可用来作生菜。

茎、穗〔气味〕辛,温,无毒。

【主治】

散瘀血,除湿痹,祛诸多风邪,通利血脉,助脾胃。主治各种寒热风症,比如口面歪斜,周身麻痹,劳渴出虚汗,头痛,背脊疼痛等病症,另可治淋巴结核及皮肤疮肿。助消化,解酒醉。作菜时生的熟的都可以吃,还可煎茶来喝。用豉汁煎服,可治严重的伤寒,能发汗。也是治疗妇女血症及疮疥的重要药物。产后中风抽搐、身体强直,研成粉末用酒送服。可散风热,清醒头目,利咽喉,消除疮肿,治项强、目中黑花,阴部生疮、吐血衄血、下血血痢、崩中痔漏等。

【发明】

[时珍说]荆芥反鱼蟹河豚的说法,本草医方中并没有这么说,然而稗官小说里,则往往有记载。据李延飞《延寿书》中说,凡是吃一切没有鳞甲的鱼,忌吃荆芥。吃了黄鳝鱼后再吃它,使人吐血,唯有地浆可以解。与蟹同吃,可以动风。还有蔡绦在《铁围山丛话》里记载,他住在岭峤,看见吃了黄鳝鱼又吃荆芥的人,立即就死了,甚于钩吻。洪迈的《夷坚志》里说吴国人魏几道吃了黄鳝鱼汤后,又采摘荆芥和着茶一起喝,一会儿脚发痒,上至心肺,乱走,急忙服药,过了两日才治好。陶九成在《辍耕录》里说,凡是吃了河豚,不可以服荆芥药,因其作用相反,江阴曾有一儒者因此而丧命。《韦航纪谈》载,凡服荆芥这味药,忌吃鱼。古人杨诚斋曾见一个人因此而立即死亡。李时珍评价:荆芥是日常使用的药物,由于作用如此相反,所以详细描述,告诫用者其副作用。又据《物类相感志》说,河豚和荆芥一起煮三五次,更换水后就没有毒了。这种说法与其他书所述的不同,大抵养生者,宁可信其有毒而引以为戒。

荆芥炭〔主治〕散瘀血,除湿痹,祛诸多风邪,通利血脉,助脾胃。

荆芥穗炭〔主治〕散瘀血,除湿痹,祛诸多风邪,通利血脉,助脾胃。

弄芥梗〔主治〕散瘀血,除湿痹,祛诸多风邪,通利血脉,助脾胃。

荆芥穗〔主治〕散瘀血,除湿痹,祛诸多风邪,通利血脉,助脾胃。

【附方】

1. 风热头痛。用荆芥穗、石膏,等分为末。茶调下。
2. 风热牙痛。用荆芥根、乌桕根、葱根等分,煎汤随时含漱。
3. 小儿惊症。用荆芥穗二两、白矾半生半枯一两,共研末,加糊做成丸子,如黍米大,朱砂为衣。每服二十丸,姜汤下,日服二次。
4. 一切偏风,口眼歪斜。用青荆芥一斤,青薄荷一斤,一起研烂,取汁浓煎成膏。将药渣去掉三分之一,将三分之二晒干为末。以膏和末做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白开水送下,早晚各服一次。
5. 中风口噤。用荆芥穗研细,取二钱,酒送服。
6. 产后中风,手足抽筋,产后血运,不省人事。用荆芥穗子,微焙为末。每服三钱,酒或童便送下。口噤则挑齿灌入,齿紧则由鼻灌入。
7. 产后血眩风虚,精神昏冒。用荆芥穗一两三钱、桃仁五钱去皮尖,炒,共研末。每服三钱,水送下。如喘,加杏仁去皮尖,炒、甘草炒各三钱。
8. 产后下痢。用荆芥穗四五枝,烧存性,不能触油火。烧好后加麝香少许,以热开水调下。
9. 口鼻出血如泉涌。用荆芥烧存性,研细。每服二钱,陈皮煎汤送下。二服可愈。
10. 吐血不止。用荆芥连根洗过,捣汁半碗服下。服干穗末亦可。又一方:荆芥穗为末,生地黄汁调服二钱。
11. 小便尿血。用荆芥、缩砂,等分为末。每服三钱,糯米汤送下,日服三次。
12. 血崩不止。和荆芥穗在麻油灯上烧焦,研细。每服二钱。
13. 痔漏肿痛。用荆芥煮汤,每日洗痛处。
14. 大便下血。用荆芥炒为末,每服二钱,米汤送下,妇女用酒送下。又一方:荆芥二两、槐花一两,同炒研细。每服三钱,茶送下。
15. 瘰疬溃烂,牵至胸前两腋,块如茄子大。用荆芥根下段剪碎,煎汤热洗。洗后,见破烂处有紫黑点,以针刺破,让恶血流出。另用樟脑、雄黄,等分为末,麻油调匀扫烂处出水。次日洗过又扫,直至病愈。
16. 疔肿诸毒。用荆芥一把,切细,加水五升煮成一升,分为两次服饮。
17. 一切疮疥。用荆芥研末,加地黄自然榨汁熬膏,调成丸子,如梧子大小。每服三五十丸,茶或酒送下。
18. 脚丫湿烂。用荆芥叶捣烂敷上。
19. 小儿风寒:烦热有痰,不省人事。荆芥穗半两焙,麝香、片脑各一字,为末,每茶服半钱。
20. 头目诸疾,眼疾,风气头痛,头昏目眩等。荆芥穗为末。每服三钱,酒送下。
21. 癃闭不通,小腹急痛。用荆芥、大黄,等分为末。每服三钱,温水送下。小便不通者,大黄用量减半;大便不通者荆芥用量减半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