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黄

【释名】

又称丑宝。

【集解】

[别录说]牛黄生于陇西及晋地,从牛胆中得之,即阴干百日使燥,无令见日月光。[普说]牛死后则黄入胆中,如鸡蛋黄。[弘景说]今人多从胆中得到牛黄。一个牛黄大如鸡蛋黄,相重叠。药中最贵的,莫过于此。一个牛黄重二三两,好的价值五六千至一万。大多出自梁州、益州。[恭说]牛黄今出自莱州、密州、淄州、青州、嵩州、戎州。牛有黄者,必多吼唤,喝迫而得者,谓之生黄,最佳。黄有三种:散黄粒如麻豆;漫黄若鸡卵中黄糊,在肝胆间;圆黄为块,形有大小,并在肝胆中。多生于榛特牛,其未闻有黄也。[颂说]今出自登、莱州。他处或许也有,不甚佳。凡牛有黄者,身上夜有光,眼如血色,时复鸣吼,恐惧人。又好照水,入以盆水承之,伺其吐出,乃喝迫,即堕下水中,取得阴干百日。一个牛黄如鸡子黄大,重叠可揭折,轻虚而气香者佳。然而有很多都是假的,将牛黄抹一点在手指甲上,透过指甲为黄色的是真的牛黄。

【修治】

[鞍说]凡用,单捣细研如尘,绢裹定,以黄嫩牛皮裹,悬井中一宿,去水三四尺,明早取之。

【气味】

苦,平,有小毒。

【主治】

惊痫寒热,热盛狂痉。疗小儿百病,诸痫热,口不开,大人狂癫,又堕胎。久服,轻身增年,令人不忘。主中风失音口噤,妇人血噤惊悸,天行时疾,健忘虚乏。安魂定魄,卒中恶,小儿夜啼。益肝胆,定精神,除热,止惊痢,辟恶气,除百病。清心化热,利痰凉惊。痘疮紫色,发狂谵语者可用。

【发明】

[李杲说]牛黄入肝,治筋病。凡中风入脏者,必用牛、雄、脑、麝之剂,入骨髓,透肌肤,以引风出。若风中腑及血脉者用之,恐引风邪流入于骨髓,如油入面,莫之能出也。[时珍说]牛的黄,是牛的一种病。所以说有黄的牛,多病而易死。诸兽皆有黄,人之病黄者亦然。因其病在心及肝胆之间,凝结成黄,故还能治心及肝胆之病。正如人之淋石,复能治淋也。

【附方】

1. 初生三日去惊邪,辟恶气。以牛黄一豆许,以赤蜜如酸枣许,研匀,棉蘸令儿吮之,一日令尽。
2. 七日口噤。牛黄为末,以淡竹沥化一字,灌之。更以猪乳滴之。初生胎热或身体黄者。以真牛黄一豆大,入蜜调膏,乳汁化开,时时滴入口中。形色不实者,勿多服。
3. 小儿热惊。牛黄一杏仁大,竹沥、姜汁各一合,和匀与服。
4. 惊痫嚼舌,迷闷仰目。牛黄一豆许研,和蜜水灌之。
5. 小儿惊候,小儿积热毛焦,睡中狂语,欲发惊者。牛黄六分,朱砂五钱,同研。以犀角磨汁,调服一钱。
6. 腹痛夜啼。牛黄一豆许,乳汁化服。
7. 痘疮黑陷。牛黄二粒,朱砂一分,研末。蜜浸胭脂,取汁调搽,一日涂一次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