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草纲目

《本草纲目》是中国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以其毕生的精力,亲历实践,广收博采,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整理的医学著作,对16世纪以前的中医药进行了系统的总结,被誉为“东方药物巨典”,本站共十八卷,收入动物、植物、矿石等各类药物1200种,易行的附方两千余条。
呃逆(è nì)

【释名】

呃,不平也。有寒有热,有虚有实,其气自脐下冲上,做呃呃声,乃冲脉之病,世亦呼为咳逆。

【虚寒】

半夏:伤寒呃逆,危证也,以一两,同生姜煎服。紫苏:咳逆短气,同人参煎服。乌头:阴毒咳逆,同干姜等分,研炒色变,煎服。旋覆花:心痞噫不息,同代赭石服。姜汁:久患咳噫,连至四五十声,以汁和蜜煎服,三次立效。橘皮:呃逆,二两去白煎服。或加丁香。荔枝:呃噫,七个烧末汤下,立止。胡椒:伤寒咳逆,日夜不止,寒气攻胃也,入麝煎酒服。蜀椒:呃噫,炒研糊丸,醋汤下。丁香:伤寒呃逆,同柿蒂末、人参汤下。伏龙肝:产后咳逆,同丁香、白豆蔻末、桃仁、茱萸煎汤下。

【湿热】

大黄:伤寒阳证呃逆便闭者下之,或蜜兑导之。人参:吐利后胃虚膈热而咳逆者,同甘草、陈皮、竹茹煎服。青橘皮:伤寒呃逆,末服。

上一篇:呕吐
下一篇:霍乱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作者:李时珍 参考资料:《本草纲目》权威古本金陵本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