几千年来,中医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。中国历史上曾遭遇无数次疫病侵袭,但从未像欧洲那样一死几百万人、上千万人,彰显中医药在防病治病上具有独特优势。当然,我们也必须承认,中医药在经历了千年的辉煌之后,如今日益萎缩,举步维艰。中医面临的一个最大危机就是缺乏创新。中医既然作为一门科学存在,就不应是静止的、不变的,而应是发展的、变化的。在继承中创新,在保持整体特色和优势的前提下,吸取现代科学之长,使伟大的中医药重新焕发生机。
中医药的起源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,受众多因素影响。对此,医史学家们提出诸如医源于神、医源于圣、医源于巫、医源于动物本能、医源于劳动等多种观点。其中以医源于圣在民间流传最广。中国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曾指出:古书凡记载大发明,都称为圣人。所谓某氏某人,实际上是说某些发明,正表示人类进化的某些阶段。医源于圣,实际上反映了上古不同...
离春秋战国时期,是中国整个学术界百家争鸣、百花齐放的时期,医巫分离,医学具有更显明的科学性、实用性和理论性,占据了医疗卫生事业的主导地位。临床医学的分科已现端倪,趋于专业化。 砭针 战国时期 砭针一端为针尖,腰呈三棱形;一端为半圆状刃。尖端用以刺病,刃端用...
以伤寒、杂病和外科为最突出的临床医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。这是中国医学史上的第一次高峰。这一时期,内外交通日渐发达,人们的药材知识得到了丰富。《神农本草经》就是这一时期流传下来的。 张仲景对中医医疗体系的重大贡献 张仲景,名机,东汉杰出医学家,南...
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,中国社会长期处于动乱割据的状态,医药学在脉学、针灸学、药物方剂、伤科、养生保健中外交流等各方面取得了成绩,为医学的全面发展积累了经验。西晋医家皇甫谧的《针灸甲乙经》为中国现存最早的一种针灸专书,书中论述了各部穴位的适应证与禁忌,总结了操作手法等,对世界针灸医学影响很大。 公元610年,巢元方等人集体编写的《诸病...
国家重归统一,国力强盛,文化繁荣,形成了一种空前的恢宏气势,中国医学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,是自秦汉以后,中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二次高峰。 ●《新修本草》日本森氏旧藏抄本 这一时期最突出的成就为《新修本草》(也称《唐本草》)。这是中国古代由政府颁行的第一部药典,也...
两宋是中医药学发展的重要时期。政府的重视在医药发展上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。北宋政府组织人员编纂方书和本草、设立校正医书局、铸造针灸铜人、改革医学教育、设立惠民局、和剂局、安剂坊、养济院、福田院等等,有力地促进了医药卫生的进步。 ●宋代医学教育 宋代对中医教育比较重视。宋政府设立太医局,作为培养中医人才的最高机...
公元1057年,宋政府专设校正医书局,有计划地对历代重要医籍进行了搜集、整理、考证和校勘,历时十余年,约在1068~1077年陆续进行。目前我们所能读到的《素问》、《伤寒论》、《金匮要略》、《针灸甲乙经》、《诸病源候论》、《千金要方》、《千金翼方》和《外台秘要》等,都是经过此次校订、刊行后流传下来的。
辽、夏、金、元与两宋王朝并立,至元灭宋统一全国,是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文化大融合的时期。这一时期,中国医学史上学派争鸣的辉煌时期。多源一体化的中国传统医学被注入了新的活力,呈现了蓬勃的生机。 点眼图 元代 山西永乐宫 四大派:也称四大家,是金元时代涌...
明代,医药学发展出现革新趋势。在探究传染病病因、创造人痘接种预防天花、中药学研究等方面进入新的层次。中外医药的交流范围已达亚、欧、非许多国家与地区,中学的输出、西学的东渐,使中外医学文化在交流接触中,互惠受益。明代医学最杰出的贡献之一,是李时珍所著的《本草纲目》。
清代前、中期,医学趋于普及与升华时期,清代医家王清任(1768~1831)根据尸体解剖和临床经验写成《医林改错》,纠正了古代医书在人体解剖方面的的一些错误,强调了解剖知识对医生的重要性,并发展了瘀血致病理论与治疗方法。 王清任木刻像 清王清任(1768~1831),字勋臣,河北玉田人,清代医...
《儒林外史》是一部描绘古代知识分子群像的长篇讽刺小说。小说以写实的笔法描绘了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态度与追逐,并将矛头指向了黑暗的政治与迂腐的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