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释名】
亦称阿虞、熏渠、哈昔泥。[时珍说]夷人自称为阿,此物极臭,为阿所畏惧之意。
【集解】
[颂说]今唯广州有,说是木膏液滴酿结成。段成式《酉阳杂俎》载,阿魏木,生于波斯国及伽闲那国(即北天竺)。木长有八九尺,皮色青黄。三月生叶,似耳。无花实。断其枝,汁出如饴,久乃坚凝,名阿魏。[时珍说]阿魏有草、木二种。云出火州及沙鹿、海牙国者,草高尺余,根株独立,枝叶如盖,臭气逼人,生取其汁熬成膏,名阿魏。出于三佛齐及暹罗国者,树不高,土人把竹筒插于树内,脂满其中,冬月破筒取出。有人说其脂最毒,人不敢近。每到采时,把羊系于树下,在远处射筒。脂毒着羊,若羊毙,即为阿魏。
【气味】
辛,平,无毒。
【主治】
杀诸小虫,去臭气,破症积,下恶气,除邪鬼蛊毒。治风邪鬼疰,心腹中冷。辟瘟治疟,主霍乱心腹痛,肾气瘟瘴,御一切蕈、菜毒。解自死牛、羊、马肉诸毒。消肉积。
【附方】
1. 疝气疼痛(败精恶血,结在阴囊,并非一般的偏坠)。用阿魏二两,裹在醋和荞麦面做成的饼中,火上煨熟。另用大槟榔二枚,钻孔,乳香填满,也裹在荞面中煨熟。再用硇砂末一钱,赤芍药一两,并研末糊成如梧桐子大的丸子。每服三十丸,饭前酒送服。
2. 脾积结块。用鸡蛋五个、阿魏五分、黄蜡一两,同煎化,分十次空心水送服。诸物不忌,腹痛无妨。十日后大便下血即止。
3. 腹内一般痞块。用阿魏五钱、五灵脂(炒令烟尽)五钱,共研末,调狗胆汁和成如黍米大的丸子。每服三十丸,空心唾液送服。忌羊肉、醋、面。
4. 疟疾寒热。用如豆大的阿魏、胭脂各一块,研匀,调蒜膏敷虎口上。又方:用阿魏、丹砂各一两,共研末,加米糊和成如皂角子大的丸子。每服一丸,空心参汤送服。
5. 牙齿虫痛。用阿魏、臭黄,等分研末,加糊做成如绿豆大的丸子。每取一丸,棉裹纳入齿痛一侧的耳中,效果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