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纲目》是中国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以其毕生的精力,亲历实践,广收博采,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整理的医学著作,对16世纪以前的中医药进行了系统的总结,被誉为“东方药物巨典”,本站共十八卷,收入动物、植物、矿石等各类药物1200种,易行的附方两千余条。
【释名】
亦称女萝、松上寄生。
【集解】
[别录说]松萝生于熊耳山谷的松树上。五月采,阴干。[时珍说]女萝,即兔丝。陶弘景认为,茑是桑上寄生,松萝则是松上寄生。陆佃《埤雅》说,茑是松、柏上寄生,女萝则是松上浮蔓。又说,在木为女萝,在草为兔丝。郑樵《通志》说,寄生有两种:大说茑,小说女萝。故《古乐府》说:“南山幂幂兔丝花,北陵青青女萝树。由来花叶同一根,今日枝条分两处。”《唐乐府》说:“兔丝故无情,随风任颠倒。谁使女萝枝,而来强萦抱。两草犹一心,人心不如草。”据此诸说,女萝为松上蔓。
【气味】
苦、甘,平,无毒。
【主治】
嗔怒邪气,止虚汗头风,女子阴寒肿痛。疗痰热温疟,可为吐汤,利水道。治寒热,吐胸中痰涎,除头疮、项上瘤瘿,令人得眠。
【发明】
[时珍说]松萝能平肝邪,去寒热。同瓜蒂诸药则能吐痰。葛洪《肘后方》载,治胸中有痰,头痛不欲食,气壮者,松萝、杜蘅各三两,瓜蒂三十枚,酒一升二合渍再宿。晨饮一合,取吐。不吐,晚再服一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