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纲目》是中国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以其毕生的精力,亲历实践,广收博采,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整理的医学著作,对16世纪以前的中医药进行了系统的总结,被誉为“东方药物巨典”,本站共十八卷,收入动物、植物、矿石等各类药物1200种,易行的附方两千余条。
【释名】
又称大荠、大蕺、马辛。
【集解】
[别录说]菥生于咸阳山泽及道旁。四月、五月采,暴干。[时珍说]荠与菥是同一物,但分大、小二种。小者为荠,大者为菥,菥有毛。故其子功用相同,而陈士良的本草,称荠实叫做菥。葶苈与菥同类,但菥味甘花白,葶苈味苦花黄为异耳。或者说菥即甜葶苈,亦通。苗
【气味】
甘,平,无毒。
【主治】
和中益气,利肝明目。菥(xī)子〔气味〕辛,微温,无毒。
【主治】
明目,目痛泪出,除痹,补五脏,益精光。久服轻身不老。疗心腹腰痛。治肝脏积聚,眼目赤肿。
大荠
【附方】
眼目热痛,泪出不止。菥子捣筛为末。卧时铜簪点少许入目,当有热泪及恶物出,甚佳。眼中弩肉方同上,夜夜点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