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宋时期 医学教育、传播得到官方重视和支持

两宋是中医药学发展的重要时期。政府的重视在医药发展上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。北宋政府组织人员编纂方书和本草、设立校正医书局、铸造针灸铜人、改革医学教育、设立惠民局、和剂局、安剂坊、养济院、福田院等等,有力地促进了医药卫生的进步。

●宋代医学教育

宋代对中医教育比较重视。宋政府设立“太医局”,作为培养中医人才的最高机构。学生所学课程包括《素问》、《难经》、《伤寒论》和《诸病源候论》等。教学方法也有很大改进,如针灸医官王惟一曾设计铸造铜人两具(公元1026年),精细刻制了十二经脉和354个穴位,作为针灸教学和考试医师之用。考试时,试官将铜人穴位注水,外用蜡封。受试者如取穴正确,可针进水出,这是中国医学教育事业的创举。

●温病学派

自宋代起,中医即开始应用“人痘接种法”预防天花,成为世界医学免疫学的先驱。公元十七至十九世纪,由于传染病的不断流行,人们在同传染病作斗争的过程中,形成并发展了温病学派,其代表人物为明代吴有性等人。温病学派的形成,解释了为什么几千年来,中国历史上曾遭遇无数次疫病侵袭时,从未像欧洲那样动辄成百、上千万人死亡的原因。

 

元芳,你怎么看?
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